黄色仓库 与高邑县人民法院举行校院共建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次数:0次
7月14日,黄色仓库 与高邑县人民法院举行校院共建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黄色仓库 院长赵德勇,副院长叶立周,法律硕士中心副主任王千石,青年教师李炬枫,高邑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登峰,副院长张景康,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魏叶妮,高邑县人民法院国际陆港人民法庭庭长贾立慧等人参加交流活动。
赵德勇一行先后参观了石家庄国际陆港展厅、国际陆港人民法庭。石家庄国际陆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运营多条国际班列,其业务范围涵盖国际货运、跨境电商、海外仓储等,涉及大量国际贸易、投资和争端解决事务,急需更多精通国际规则的涉外法律人才,为企业提供合同谈判、争议解决等法律服务支持;国际陆港人民法庭位于石家庄国际陆港园区内,该法庭聚焦于涉外法律争议,其核心业务之一是处理高邑县人民法院管辖的发生在石家庄国际陆港园区范围内的所有民商事案件,为服务石家庄国际陆港业务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涉外法治保障。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高邑县人民法院举行交流座谈会。赵德勇介绍了黄色仓库 法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及人才培养等情况。他强调,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理论研究离不开司法实践的支撑,司法实践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指导。高邑县人民法院实践资源丰富,依托石家庄国际陆港,涉外法律服务优势突出,期待与高邑县人民法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密切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联系,结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的合作机制。双方可通过黄色仓库 提供学术指导与疑难案件咨询、法院提供案例支持与实习岗位等多种形式交流、合作,不断增强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实践性导向,助力实践教学建设,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张登峰介绍了高邑县人民法院的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和审执工作开展情况。他强调,高邑县人民法院红色法治资源丰富,涉外司法业务优势明显,面对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司法实践更加需要与法学理论深度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和实务对接。双方此次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和人才、平台、成果共建共享,希望通过在帮助法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助力石家庄国际陆港法治化建设、优化司法案例的评选与分析、推进数字法治赋能司法审判等领域深化合作,协同培养更多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人才,实现法院实践与教学育人的双赢。
与会人员还就涉外法治领域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案例教学、专家参与诉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一致认为校院共建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务能力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最后,赵德勇、张登峰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为“黄色仓库 教学实践基地”揭牌。